小升初語數外三科學習指南(2)
來源:海峽都市報 2012-01-19 10:07:29
數學:重點培養(yǎng)自主學習能力
讓孩子學會聽課
與小學數學相比,初中數學有這么幾個特點:首先,知識容量大多了,老師講課時不可能把所有知識點講得面面俱到,因此就要求孩子養(yǎng)成預習和復習的習慣;其次,學習內容更具抽象性,初一要學習用字母表示數,學習代數、方程,還有注重邏輯推理的平面幾何,這幾乎是與小學教材完全脫鉤的;第三,初中階段,考試時有一些題目是老師沒講過的,例如一些探索數學規(guī)律的題,孩子單純模仿解題技巧根本沒用,必須要通過平時的學習和積累,培養(yǎng)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在教學當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初一的孩子最普遍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是不會聽課,不會記筆記,課堂學習的效率很低。因此,家長在小學高年級就要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孩子“讀書”的習慣,也就是課前看課本預習、課后翻課本和筆記復習。有了預習,聽課的效率會提高很多。預習的時候看不懂也沒關系,至少孩子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課。
家長可以指導孩子一部分一部分地讀書、預習,剛開始可能會比較難,每次看書的篇幅不必太多,但只要堅持下去,幾個月之后,孩子就會有進步。習慣培養(yǎng)好了,上初中后也容易跟得上老師的節(jié)奏。
家長千萬別“包辦”
小學課本的內容比較淺,又沒有應試的壓力,只要學好課本的內容就能拿高分,不容易發(fā)覺知識的缺漏點。而到了初中,考試時課本的知識只占七成,需要孩子具備知識遷移、運用、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因此,家長一定要培養(yǎng)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有的家長,尤其是文化程度比較高的家長,喜歡包辦,直接告訴孩子怎么解題,怎么得出答案,還幫孩子檢查作業(yè),這樣反而破壞了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如果孩子一直拿著拐杖走路,就不會自己走了。家長不要直接教孩子解題,而應該指導孩子如何預習、復習、如何訂正,并考察孩子是否認真聽課。